为推学院动2025届毕业设计工作走深走实,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,推动非遗传承与实践教学的协同发展,3月20日上午,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5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《枣庄柳琴戏文创设计》课题调研会。会议特邀国家一级演员、原滕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、枣庄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、枣庄学院新引进高层次人才马安林老师到院指导,学院副院长厉相帅、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汤文广及2025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武文慧共同参与研讨。

会上,马安林老师结合自身多年艺术实践与非遗保护经验,系统介绍了枣庄柳琴戏的历史渊源、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。她指出,柳琴戏作为鲁南地区重要的戏曲形式,其唱腔、服饰、角色造型等元素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,是文创设计的宝贵资源。她建议学生立足当代审美需求,提炼柳琴戏的视觉符号与文化内涵,通过创新设计推动传统艺术“活态传承”,并表示将为学生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

厉相帅强调,本次课题调研是学院落实“新文科”建设和《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实施方案》、推进“非遗进校园”的重要举措,学院将整合校内外资源,搭建实践平台,引导学生以设计为媒介讲好地方文化故事,助力枣庄文旅产业发展。他鼓励学生深入调研柳琴戏的当代传播现状,在作品中体现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,打造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文创成果。
汤文广介绍了课题的总体规划,指出项目将围绕柳琴戏IP形象开发、数字化视觉呈现、衍生品设计等方向展开,要求学生在创作中平衡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,探索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。武文慧表示,课题调研为专业实践提供了宝贵契机,将深入枣庄柳琴戏剧团采风,结合实地调研与数字化技术,完成系列高质量设计作品,力争为非遗焕新注入青春力量。
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在2025届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就引导师生做有组织的毕业设计,设置了政企行、区域文化、校园文化、乡村振兴、AIGC等选题方向,推进“校地合作”模式,为培养具有文化使命感的艺术设计人才、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。后续,将陆续会有其他课题进行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,为高质量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(文/厉相帅 图/宁琪 编辑/厉相帅 审核/王剑)